勾连历史 老桥深处有诗意
有桥的地方就有诗意,现代诗人卞之琳《断章》里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便生动地注解了桥带来的诗意。
作为“天府之国”首府,成都水系发达,也诞生了一座座桥梁。这些桥梁不仅勾连着老成都人的生活交通,还滋润着人们的诗情,孕育着成都独特的文化。12月9日,2020·第四届成都国际诗歌周开幕,一场诗意盛宴流动全城。踏歌前行,我们走进老成都人记忆中的驷马桥、安顺桥、送仙桥,感受老桥深处的诗意古韵。从驷马桥,司马相如北上远赴长安,以《子虚赋》《上林赋》圈粉帝王,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从安顺桥处,文学巨匠巴金登船沿江东下,从此在文学世界乘风破浪;而和神话传说紧密相关的送仙桥、望仙桥等,更是成为如今成都人的文化地标,这里不仅有着古玩市场,还有杜甫草堂等诗意的文化热门打卡地。
驷马桥 司马相如的逐梦起点
“长桥题柱去,犹是未达时。及乘驷马车,却从桥上归。名共东流水,滔滔无尽期。”千百年前,唐朝边塞诗人岑参写下一首怀念司马相如的诗篇《升仙桥》,文中提到今天成都人所熟悉的驷马桥。
驷马桥和司马相如有着怎么样的联系?作为西汉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所著《子虚赋》《上林赋》为汉武帝看重,用为郎,曾出使西南,后为孝文园令。这位风流才子凭借一曲《凤求凰》演绎出一段爱情千古绝唱,至今仍为民间乐道。
而驷马桥,因司马相如经此地出发前往长安入仕而得名。巴蜀文化专家袁庭栋介绍,司马相如北上初入长安,胸怀大志。当时出成都北门向北走的大道必须通过升仙水上的升仙桥(驷马桥的前身),桥边有一个送客观,面对着为他送行的朋友,司马相如提笔在送客观的大门上写下:“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也!”以表达其远大志向。因此,司马相如在西蜀民间也被称为“出川第一人”。
升仙水的故道,就是后来的沙河河道。河上的升仙桥,长期都是成都人出入北门的重要通道。唐代时就已经有人把此桥称为驷马桥,晚唐诗人罗隐有一首诗就叫《驷马桥》。宋代的成都知府京镗主持重修驷马桥之后,就根据司马相如的故事将重修的石桥正式更名为驷马桥,刻《驷马桥记》于石碑上。从此以后,这个饱含历史文化的名字就一直使用到现在。
这座古桥承载着历史变迁,也收藏着古今诗意。唐代汪遵在《升仙桥》里写下“汉代卿相尽风流,司马题桥众又闻。何事不如杨得意,解搜贤哲荐明君”的诗句。南宋诗人陆游在《十一月三日过升仙桥》中写道:“早过升仙不暇炊,桥边买饼疗朝饥。纷纷满座谁能识,大似新丰独酌时。”清代有《竹枝词》写道:“北走燕京路一条,当年题柱气冲霄。谁人学得文君婿,驷马方过驷马桥。”
这座缠绵于文人笔下的驷马桥,究竟有着怎样的面貌?
在成都图书馆《老成都影像馆数据库》里,可以一探究竟。1939年,日本一位摄影师拍下其倩影:黑白照片里,一座古石拱桥横跨碧波上,桥头古树婆娑,一排古房林立桥边。
这个看似平平无奇的古桥却是重要的交通要道。袁庭栋说,著名的驷马桥一直保存到近代。1951年修筑成渝铁路时,这里是铁路线的必经之地,于是原有河道被改道,砖石结构的驷马桥被拆毁,而在改道的沙河上新修了一座钢筋混凝土的平交桥。1981年地名普查时,仍然定名为驷马桥,后来又把与成渝铁路南侧平行的向东通往八里庄的大街正式命名为驷马桥路,把与成渝铁路交叉向北通往昭觉寺的大街正式命名为驷马桥街。
新中国成立以来,驷马桥所在的驷马桥街道片区历经了从农田、“工人小区”再到文商中心的转变。如今循着司马相如的足迹,行走在这一片区,驷马桥街、驷马桥路、成渝线等交通线路密织,而那句“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也”的壮语似乎仍然飘扬其间。
安顺桥 巴金从这里出发掀起文学巨浪
旧时,距复兴桥(今新南门大桥处)下游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古桥叫安顺桥。这个位置在古代既是桥梁,又是码头,曾经是一个热闹的场所。1923年,一位成都青年在这里别家登船,沿江东下经乐山、宜宾、泸州、重庆,出夔门,过三峡而去上海,再到法国。
让这位青年未料到的是,这次起于安顺桥的远行,开启了自己以笔为武器纵横文坛的大门,并掀起中国文坛的狂浪。他,就是文学巨匠巴金。他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的写作背景,就源于从小在那里成长的成都名宅李家公馆,其传达出的精神曾激励无数热血青年追求真理。
巴金远行起点的安顺桥,原名长虹桥,最早的建桥时间已经无从知晓。据史料记载,它被命名为安顺桥和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由当时的华阳县令安洪德主持重修。安顺桥是一座七洞木质廊桥,长20丈,宽1丈,桥上架有风雨长廊,“在当时应当算是比较大的桥梁,就桥洞数量看,在成都城区仅次于九眼桥,与万里桥相当,在木桥中居第一。”袁庭栋说。
如今,在《老成都影像馆数据库》里,人们可以看见1917年美国摄影师拍下的一张安顺桥场景图。宽阔河面上,廊桥卧波。桥面和牌坊飞檐翘角,曲栏回廊。在袁庭栋看来,廊桥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触摸当地人生活的一种方式。当时桥上的情景与今天都江堰市的南桥颇为相似,有不少卖凉粉、豆花、倒糖人、捏面人的小摊。人们在这里歇息,也在这里娱乐。不过,到了民国时期,廊桥逐步垮塌,只剩下桥面和简单的扶手。
安顺桥北,过去曾经有大佛寺与观音堂两个寺庙。大佛寺建于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清康熙重建。据民国《华阳县志》卷三十所载:“寺有明代铁铸大佛,高二丈余,阔半之,衣裤间俱铸以小佛,凡千数,故以为名。”袁庭栋介绍,这种有一千多个小佛的铁铸大佛目前在全国均无记载,应当是成都古代能工巧匠的一项杰作,虽然目前已经不复得见,但是也应当记上一笔。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的安顺桥是锦江上最重要的码头之一。旧时成都为便于收集农田所用肥料,在东门大桥至九眼桥的锦江两岸,修建有不少粪塘子以及供船转运的“粪码头”,安顺桥码头便是其中之一,一度“臭名远扬”。
这座名为“安顺”的桥梁,命运却似乎并不安顺。1947年,久未维修的木桥完全被洪水冲毁,当时未能再建。新中国成立以后曾经两次修复,1981年的大洪水中,此桥再次垮塌。现在的安顺桥是在1983年新建的,位置较之老桥向下游略有移动,所以命名为“新安桥”,但是人们仍然是按过去的习惯称它为安顺桥。
送仙桥 比邻杜甫草堂的文化地标
在清水河和磨底河汇流之处有一座送仙桥,位于著名的道教宫观青羊宫附近。相传农历的二月十五是太上老君的生日,所以过去每年的这一天,青羊宫都要办庙会,相当热闹。在传说中,不仅百姓要来赶庙会,天上的神仙也要来赶庙会,而且是从东边来,到西边去。于是,人们就把东边的小桥叫作遇仙桥,也叫迎仙桥,西边的小桥叫作送仙桥。过去,两座桥都是拱桥。由于城市发展需要,1987年重建了遇仙桥与送仙桥,将其改为平桥,在桥头上分别刻有“遇仙桥”和“送仙桥”三个大字(按照《四川省成都市地名录》的正名,“遇仙桥”的正式名称应当是迎仙桥)。
袁庭栋说,除了遇仙桥与送仙桥,这里原来还有一座望仙桥,表示是站在旁边眺望仙人到来之处,位置就在今天百花潭大桥的上游,与青羊横街相接,和送仙桥与遇仙桥呈“品”字形排列。不过,遗憾的是,一环路扩建时,在这里修建了宽阔的百花潭大桥,就把这座与百花潭大桥相邻的望仙桥拆除了。此后,市政部门为了打造浣花风景区,也为了方便人们的往来,又在望仙桥的原址修建了一座钢筋混凝土的五孔拱形大桥,重新把青羊横街与望仙场街连接起来,名字仍然叫望仙桥。
在《老成都影像馆数据库》里,可以从青羊宫花会老照片里一览送仙桥、遇仙桥周边景物,同时,还有一张如今很难见到的遇仙桥侧西郊河岸的双孝祠牌坊。这里就是西门人曾经赶花会的下马停车处。
由于与杜甫草堂为邻,送仙桥长期是文化人游憩之地。改革开放之后,逐渐形成西南地区最大的文物古玩书画工艺品市场。1999年,这里修建了古玩艺术城,汇聚商家上千,其交易额在全国十大古玩艺术品交易市场中名列第二。至今,这里仍然是成都人“淘宝”的好去处。民俗作家冯水木生前写道:“1999年秋,4位日本老太太来成都旅游,她们慕名来到送仙桥淘宝贝,其中两位还想在这里为新婚的儿子挑选龙凤靠垫和蜀锦织,靠垫价格不菲,但她们乐呵呵地买了四五套,样子很是满足。”
送仙桥位于清水河和磨底河的汇流之处,清水河在此以上的一段曾经分为两支以后又重新汇合,其中从草堂之侧流过的一支又叫浣花溪,应当是诗圣杜甫昔年流连吟咏之所。近年来,成都市将送仙桥西南方的一大片地区建造为开放型城市森林公园——浣花溪公园,北邻杜甫草堂,东邻四川博物院,在一片自然风光中,修建了长达388米、建有25位诗人雕塑的诗歌大道,是成都市打造诗歌文化城的重要举措之一。“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如今比邻送仙桥的浣花溪公园生态优美,飞鸟密集,行走期间,宛如走到杜甫《卜居》的诗中世界。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