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份2020年人均消费榜:上海最能花 食品烟酒支出大

1月22日电 (张澍楠) 2020年31省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公布,上海达42536元,成“最能花”城市;北京紧随其后,人均消费支出38903元。从支出方向看,食品烟酒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大;教育文化娱乐消费降最猛。
11省份同比正增长
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210元,比上年名义下降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4.0%。
中新经纬客户端注意到,从31省份数据看,2020年上海成“最能花”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2536元;北京位居第二,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8903元,同时进入“3万元俱乐部”的还有浙江,人均消费支出31295元。
天津、辽宁、江苏、福建、山东、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份进入“2万元俱乐部”;西藏人均消费支出较低,为13225元。
同比名义增速方面,计算发现,云南以6.4%的增速居首。另外,河北、山西、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等17省份超过全国平均线。
其中,河北、江西、山东、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等11省份实现同比正增长。
钱都花哪了?
居民消费支出包括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以及其他用品及服务八大类。
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主任方晓丹称,2020年,基本民生支出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居民人均商品性消费支出12173元,增长4.3%。受居家时间增多影响,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和人均居住支出分别增长5.1%和3.2%。

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 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新经纬客户端发现,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6397元,增长5.1%,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最大,为30.2%,该领域消费支出也是同比增长最快的;其次是居住,2020年人均居住消费支出5215元,增长3.2%,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24.6%;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同比降最多,降幅达19.1%。
各省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如何?如,天津数据显示,食品烟酒消费8516元,下降5.2%,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29.9%;其次,居住消费7035元,增长1.3%,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24.7%;教育文化娱乐消费2254元,下降37.1%,同样降幅最大。
四川数据显示,受居家时间增多及食品价格上涨影响,全年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7026元,增长8.7%,受疫情影响,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较上年下降最多,降幅达9.0%。
广东数据显示,按消费类别分,八大类消费支出呈现“2升1平5降”态势。其中,食品和居住消费分别增长2.8%和5.5%,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与上年基本持平,教育文化娱乐、其他用品和服务、衣着、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消费分别下降24.7%、14.4%、12.4%、5.2%和0.7%。
方晓丹表示,其他消费类别支出增速仍未转正,但降幅持续收窄,其中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降幅比前三季度大幅收窄8.6个百分点。
新型消费逆势上扬
18日,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2020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从总量看,2020年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但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仍然达到54.3%,高于资本形成总额11.2个百分点,为近年来较高水平,消费仍然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
方晓丹提到,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线上购物、直播带货、在线诊疗、在线教育等新型消费逆势上扬。全国居民人均购买医用酒精、口罩等医疗卫生器具支出增长2.0倍,人均购买健身器材支出增长5.2%,人均购买消毒碗柜支出增长29.1%。居民居家时间增加,通信需求明显增多,网购行为大幅增加,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通信服务支出增长6.2%。
展望2021年,商务部明确,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着力打通堵点,补齐短板,全面促进消费,健全现代流通体系,切实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重点从提升传统消费能级、加快培育新型消费、优化消费升级平台、健全现代流通体系等四方面发力。
此外,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公安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等12部门印发《关于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促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五方面工作任务,包括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促进家电家具家装消费、提振餐饮消费、补齐农村消费短板弱项、强化政策保障。
2021年,你打算把钱花哪儿?

让大数据真正发挥“大价值”

        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带来的诸多便利得益于被誉为“万能粮仓”的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算力越强,大数据价值越能得到发挥。国家发改委等4部门近日发布的《关于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加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顶层设计。专家表示,大数据中心是促进“新基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分,《意见》对深化政企协同、行业协同、区域协同以及全面支撑各行业数字化升级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搭建数据中心的“四梁八柱”

如今很多人这样开始一天的生活:开车上班时,查看手机地图避开拥堵路线;坐公交前,先查询公交车路线、站点距离、实时路况等信息;叫朋友吃饭前,先团购火锅;付款时使用手机支付……“高大上”的大数据正时刻改变人们习惯,让生活更便捷。

最近,上海基层社区的一种“智慧水表”引发热议。这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表十分聪明:若12小时内读数低于0.01立方米,水表会自动报警给街道。当地居委会干部会第一时间上门探视老人。“智慧水表”的出现,生动体现了物联网与大数据对独居老人的关怀。

大数据在各行业的“长袖善舞”,背后是数据中心强大的存储、处理能力。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日前发布的《数据中心白皮书(2020年)》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达到315万架,近5年年均增速超过30%。以腾讯公司位于广东清远的云计算数据中心为例,8栋机房能容纳超过100万台服务器,可存储、处理该公司所有的业务数据。

在国家大力发展“新基建”的浪潮下,数据中心建设成为重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国家发改委等4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通过五大体系加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顶层设计,具体包括形成数据中心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的“数网”;加强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数据流通与治理,打造数字供应链的“数链”;深化大数据在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金融、能源、交通、商贸、工业制造、教育、医疗等领域协同创新,繁荣各行业数据智能应用的“数脑”等。

“《意见》旨在搭建全国一体化数据中心建设的‘四梁八柱’,通过强化数据中心、数据资源的顶层统筹和要素流通,有利于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对引领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重要意义。”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记者表示。

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背靠数据中心的海量数量,大数据应用正与政府治理、政务服务紧紧交织。近年来,各地普遍重视数据中心建设。黑龙江提出形成立足东北、服务全国的国家大数据中心重要基地;浙江提出3年内建设大型、超大型云数据中心25个左右;上海计划3年内新建5个云计算数据中心。

随着各地数据中心渐成规模,建立更高层面的数据枢纽时机已到。《意见》就此提出,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重点区域,以及部分能源丰富、气候适宜的地区布局大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节点。

运营商、互联网平台也是“新基建”的重要力量。《意见》提出,支持打造“行业数据大脑”,推动大数据在各行业领域的融合应用。近年来,很多企业加快布局新型智能数据中心,积极探索大数据应用创新。

打开购物平台得物App,北京“90后”消费者王倩最近有新发现:商品详情页可通过AR、3D等形式直观显示该商品尺寸大小、细节特征、穿搭效果,扫描鉴别证书时还能查看部分商品AR模型。

“我们通过建立潮流商品模型数据中心、打造‘潮流商品数据大脑’,把前沿科技转化成用户能感知的产品和服务体验;同时通过分析年轻消费者的在线浏览、购买、分享等数据,准确判断消费潮流趋势,与合作伙伴共同提升产业数字化水平、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得物App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杨冰对记者表示。

新一轮政策利好,助推数据中心建设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认为,数据中心建设未来将面临诸多变化:一是定位的变化,以前是面向信息服务和互联网,接下来是面向全社会的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的数据中心。二是数据中心必须走向开放,因为只有开放才能让产业做得更大更强。三是数据中心的技术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未来数据中心会成为技术创新制高点。

因地制宜进行规划布局

据了解,部分地方在数据中心建设过程中仍存在数据少、欠账多、成网难、平台重复建设等问题,其背后是数据返还难、共享难、积累难的沉疴。

数据中心建设如何避免传统基建曾走过的“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弯路?《意见》提出,汇聚联通政府和社会化算力资源,构建一体化算力服务体系;引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有序发展规模适中、集约绿色的数据中心;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责任清单机制,拓展政务数据共享范围;加快建设完善数据共享标准体系,进一步打破部门数据壁垒等。

董希淼认为,需进一步完善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破除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拔掉“数据烟囱”,形成以服务为导向的数据结构和应用体系。

有专家建议,国家层面应加快健全完善数据流通应用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推动数据流通和市场化应用;推进从中央到地方的纵向数据共享和省市地区间横向数据共享。

  因地制宜进行数据中心规划布局十分必要。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大数据与数字经济研究部主任工程师王青认为,对于存在较大需求缺口的北上广深等城市,可支持建设支撑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发展的数据中心;对于中西部能源富集地区,可利用自身能源充足、气候适宜的优势条件建设承接东部地区的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这样有利于促进区域供应匹配、降低运维成本。

拉克文化提醒:31省区市新增本土确诊135例,其中河北90例,专家解读疫情发展形势

1月14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4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9例(广东3例,上海2例,江苏1例,浙江1例,四川1例,陕西1例),本土病例135例(河北90例,黑龙江43例,广西1例,陕西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在上海)。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28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488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2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273例(其中重症病例3例),现有疑似病例1例。累计确诊病例447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4201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1月14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001例(其中重症病例26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82352例,累计死亡病例4635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7988例,现有疑似病例1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933875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1912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66例(境外输入11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20例(境外输入1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27例(境外输入17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618例(境外输入245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10302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9414例(出院8631例,死亡161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6例(出院46例),台湾地区842例(出院731例,死亡7例)。

延伸阅读

疫情发展形势将如何?中疾控专家解读

河北首批12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这是来自河北的一个好消息,然而,河北除了本土确诊病例大幅增加,还有一个不好的消息,河北新增死亡病例1例。疫情发展形势如何?来看专家解读。

河北首批患者治愈出院 为什么这么快?

14日下午,河北首批12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为什么这么快?

总台央视记者杨海灵:14日发布会上公布,当天出院的,都属于发现较早且病症较轻的患者,虽然有一些肺部感染,但治疗起来没那么复杂,所以成为了首批治愈出院患者。我们试图向河北省胸科医院了解更多信息,但出于隐私保护的考虑,没有得到更多消息。但我在离开医院时观察了一下,出院患者中各个年龄段都有,有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

在第4场河北省新闻发布会上,我注意到有这样一句话,是说“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正在救治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全员核酸检测及时发现的。”而最集中的藁城区增村镇已经连续开展了4轮核酸检测,第一时间筛出了阳性人员。按照新冠疫情防控“四早”原则,早发现就能早治疗,相信接下来会有更多让人欣慰的消息。

石家庄预计14号完成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 情况如何?

总台央视记者杨海灵:14日下午石家庄发布会上说,今晚之前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要全部完成。在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时,很多市民对于三天之内能否完成石家庄全员核酸检测持怀疑态度,但这次我们没有听到这样的声音。

说到原因,首先,从石家庄来说,第二轮核酸检测可能熟能生巧,检测效率更高且秩序更好。有一个细节,我们去了一个农村的检测点,第一轮可能会有很多志愿者不停提醒大家,一定要拉开距离,戴好口罩。但这次我们发现他们脚下都有胶带,把距离隔开,并且人们的交流也少了。而且第一轮检测时,有很多志愿者手工输入大家的信息,但这一轮开始之前这些信息都已经录到了电脑上,刷一下身份证就好,效率更高。

外部因素看,就要关注到前来驰援的医疗力量。据了解国家派遣了像江苏、浙江12支252人的国家检测支队来支援河北,主要是来做核酸检测,所以这一轮核酸检测,河北省日检单检能力达到了110万,现在是1:10混检,日检能力就达到了1100万。

主要是哪些人群滞留在石家庄?如何回家?

大学生

目前河北省高校放假后,滞留石家庄的大学生共2127人,这些学生主要是因为放假离校后准备参加考试、培训、实习、打工、中转换乘等原因未能及时返乡,这些学生目前被安排居住在比如所在培训机构、宾馆、亲戚和同学家等地,一人一策帮大家解决问题,据了解现在已经全部联系到位。

农民工

还有一部分是在石家庄打工没有及时返乡的人群,一部分滞留在石家庄火车站,目前在石家庄火车站设置了临时救助点,并且开通了24小时求救电话,救援点能满足餐饮休息基本生活需求,对于很多石家庄周边县市的农民工和需要返乡的人员,公安也会在他们身体条件达到要求之后,把他们专门送到家,目前已经有325人回到家了。

两人6次核酸检测才呈阳性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这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这与对感染者的检测次数有关,在感染者或病人的“潜隐期”,也就是从无症状感染者或隐性感染者暴露、感染到病毒开始排毒,这之间的时间叫做“潜隐期”,也可以叫实验室检测筛查的窗口期。在窗口期里,会发生检很多次都检不到阳性,到潜隐期末时才会检测阳性,这个现象完全可以理解。

河北和黑龙江流调的难点和挑战是什么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目前两个地方的病毒输入的来源现在还在调查之中,还没有确认具体来源,有一些线索需要我们去逐条排查。有可能是人员带入,也可能有由物品带入。在调查的时候,可能病毒已经不再能检测出了,或者这个物品已经不在当地了,这时候就难以去断定到底来源是什么。

另外,人员也可能随着时间的延长,他体内的携带的病毒已经消失了,已经检测不到了,那么这时候建立他们之间的关联就非常困难。但是现在国家疾控中心和地方的同事,还有其他部门的配合之下,仍然在做非常细致的调查、摸排和分析的工作。

农村疫情防控的短板是什么?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农村有它的优势,在疾病传播上,特别是在呼吸道传播、人传人的疾病中,不像城市人口规模大、密度高、人居距离近,容易促使疾病传播。但它也有短板,农村医疗条件、医疗服务体系相对薄弱,这使得农村发现病毒传播,发现感染者的时机不像城市那么早,那么及时,这是最大的短板。另外,农村有它特定的社会生活模式,在最开始没有发现,没有意识到病毒已经开始传播时,一些社会活动可能导致疾病快速传播扩散。还有,农村毕竟不像城市,有完善的条件、各种各样的设施,在对高风险地区人员进行管理时,比如隔离,会有在条件和设施上的困难,这是在农村防控的一些不利的条件。

如何看待变异的新冠病毒?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病毒变异有不同方向,有的是对病毒有利,比如有利于它生存繁殖和扩散,有的变异的特征是对病毒不利。现在看来,这次在英国发生的病毒变异对病毒是有利的,有利于它传播和进一步扩散,使病毒传播能力增强、传染性增强,但在病毒毒力、导致疾病的严重性上没有看到增强迹象。一方面可能要做更长期的应对准备,另一方面,各项措施的力度可能还要再加强,它的传播能力增强以后,可能过去的一些防范措施会变得不那么有效。

疫情发展形势如何?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随着各种防控措施落实,随着时间往后推移,效果会显现出来,病例的增长会受到非常大遏制。现在在黑龙江也采取了非常强有力的措施,包括对重点地区的管控,对人员的隔离,特别是对密切接触者的隔离管理。另外也对局部地区也采取了一些管控措施,大规模核酸筛查也已经启动,随着这些措施落实,它的控制是可期的。当然还要继续观察,因为这次疫情的发现是从1月2日开始的,按照这个疾病的传播特点,很快就采取了措施,人员的接触暴露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我想在一个潜伏期、两个潜伏期,会看到非常显著的效果。

国产纪录片,如何持续向好(新语)

近日,体育题材纪录片《棒!少年》在院线上映,以流畅的剪辑、动人的故事呈现引发热议。在不久前举行的2020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该片被评为评审团特别推荐优秀纪录片,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国产纪录片的关注。

纪录片被称为“时代影像志”,具有独特的思想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传播价值。相关数据表明,近年来国产纪录片年轻观众激增,观看纪录片成为年轻人认知和探索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的《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20》显示,我国纪录片发展实现多点突破、质量总体提升,目前进入高质量发展关键期,产业链各环节日益成熟,整体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近年来,大量优秀电视纪录片受到欢迎。如《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航拍中国》等,不仅创造了较高的收视率,同时也获得了较好的口碑。一些电影纪录片在票房和口碑上也取得了不俗成绩。以《棒!少年》为例,该片有大量侧写、空镜等镜头设置,以及成熟的叙事文本和剪辑手法,传递出关于时代变迁、少年成长、体育运动发展的人文思考,让观众获得剧情片般的沉浸式观感。观察前几年上映的纪录片,《二十二》斩获1.7亿元票房,《冈仁波齐》以1500万元制作成本,取得近1亿元票房。这些成绩离不开影片本身内容质量的过硬,体现出国产纪录片在融合社会关怀与艺术品质方面的探索。

不过,和全球范围内其他国家一样,相较于电视荧幕和流媒体平台而言,对于纪录片来说,大银幕仍然是一道门槛,难以跻身电影市场的主流。如何让更多国产优秀电影纪录片叫好又叫座,推动电影纪录片更好融入电影市场,在电影市场获得更好的发展,为世界电影和纪录片行业提供中国经验?

一方面需要电影创作更加多样化,解决创作源头的问题,培育观众更加多样化的审美习惯,从而促进电影纪录片更好融入电影市场。而电影观众审美趣味的多元化,最重要的是要在创作上下足功夫,市场要提供包括电影纪录片在内的更加多样化的影片。另一方面,电影纪录片要取得市场成功,不仅要在创作上有好内容,创作之外的功夫也不能疏忽。要做好电影上映前的预热,在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得越来越好的基础上,用好上映期间的口碑拉动效应。

希望优秀国产纪录片越来越多,让更多观众看到它们的美好,更好地丰富电影市场,更加有力地助推电影市场的多样化发展,为世界电影和纪录片行业提供更多宝贵的中国经验。

金沙遗址这三件文物 自带网红特质

商周铜人形器

  陶盆

  2001年初,金沙遗址的惊世发现开启了成都考古发现的“黄金时代”,金面具、太阳神鸟金箔、各类玉器……构建了一个神奇、充满想象力、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被誉为本世纪初中国第一个重大考古发现。

网络时代,这些数千年前就存在的文物也有成为“网红”的潜质,前有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太阳轮“撞脸”大巴车方向盘,后有安徽博物院内的云纹铜五柱器酷似路由器,现在金沙遗址博物馆也有三件神器,仿佛古蜀人穿越制造的太空服、鞋拔子、火锅盆!

7日,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在金沙遗址博物馆金牌讲解员姚凯的带领下,见到了这三件文物。姚凯表示,这三件文物除了知道它们属于祭祀用品、生活用具外,具体是什么用途,无从得知。现在,就随记者一起来看看这些文物,并且打开你的脑洞,一起猜一下它们的用途吧。

古蜀“太空服”—— 商周铜人形器

前往金沙遗址博物馆的观众,必打卡的文物便是太阳神鸟。但是你知道吗,在太阳神鸟旁边,还立着一件酷似太空服的商周铜人形器。

该铜人形器属青铜质,长4.54厘米,宽1.37厘米,高10.35厘米,只有巴掌大,整体形状如一个直立人。“你看,整个造型,四肢躯干都齐全,就是没有人头,反而在人头的位置用一个夸张的圆孔进行替代。这个圆孔我们今天来看,就很像是太空服。”姚凯说。

商周铜人形器两侧肩部和小腿近足部各有一个小圆孔,通过实验分析,该文物应该是祭祀时用于悬挂在某些器物上的装饰物。同时,用圆孔取代人头,应该在圆孔的位置会有某些拼接的器物。

如果你仔细看,它的腰间有一个三角形,仿佛穿了一条三角裤衩。姚凯介绍道,“大家知道中国的衣裳,衣是指上衣,裳是裤装或裙装。中国人文字确切记载最早穿上裤装的是赵武灵王,从胡服骑射开始。古蜀人的造型上有三角形裤衩,我们认为这不应该是革新,应该是一种特殊的表达。有学者认为,这个三角形裤衩是古蜀人的一种生殖崇拜,意喻着部族人丁兴旺。”

古蜀“火锅盆”—— 陶盆

在陈列馆“远古家园”展厅中,有一堆陶器,其中有一个只写着“陶盆”二字的陶器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个陶盆,我们没有找到任何历史记载,造型也很特别,根本无从考究它的作用。”随着姚凯手指指引,记者看到,陶盆正中间呈圆柱形,前后各一个小孔,圆柱顶端有一个衡梁,正中也有一个小孔,三个孔互相相通。

据了解,该陶盆是在古蜀人生活区的灰坑中被发现的。灰坑是古人用于装生活垃圾、储存物品的地方(类似于窖穴),因出土时呈灰蒙蒙一片,所以称为灰坑。“灰坑是研究古代人生活的重要参考。吃穿用行的器物,他们弄坏了或者不想要了,就扔进灰坑里。所以我们从灰坑中的器物进行逆推,可以了解古人的起居日常。”姚凯表示,虽然这个陶盆是从灰坑里出土的,但除了知道它是生活用具外,其他什么信息都没有,陶盆中间的衡梁是用来提它的还是用来悬挂它的,也无从得知。他们曾经猜测过这是不是用来装油、照明或者洗脚的,“但古蜀人到底洗不洗脚还要打个问号。”姚凯笑称,如果在现代,陶盆应该就会被我们用来烫火锅。

古蜀“鞋拔子”—— 商周凹刃玉凿

在金沙遗址博物馆陈列馆“天地不绝”展厅,有一个大小不一、形态类似的文物,名叫“商周凹刃玉凿”,其主要由透闪石软玉制作,颜色绚丽斑斓,分为白色、不透明、夹红褐、黄、黑、淡黄色云状、条状、丝状沁斑等,就像一幅天然图画。商周凹刃玉凿形状为长条梯形,一面平直、一面外弧,在平直面近尾部有内凹状,从上面清晰保留的由上而下的打磨抛光痕迹可以看出,这是古蜀人故意制作的凹陷。

“你看到它第一个反应,像什么?”姚凯问道。

“鞋拔子?”

“对!包括我们在内的很多人,第一次看到它都觉得它像鞋拔子。”姚凯继续说道,由于凹刃玉凿原料为玉,且古蜀时期并没有皮鞋,所以不应为鞋拔子。该器物是在祭祀区域出土的,所以应该是祭祀时使用的礼器。

姚凯说,凹刃玉凿在中国西南地区的文化里,除了金沙遗址出土过以外,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流域等地区并没有出现,“反而在中国南部的云南广西,以及再往南边走,如越南的恒河遗址,如今的缅甸、老挝一带,有这样的器物出土。所以我们认为,这样的器物应该是古蜀先民自创的玉器,后来随着商业贸易、文化的传播,将其带到了东南亚一带。”姚凯表示,凹刃玉凿的存在,证明了千年前,中国和东南亚一带的文化交流通畅,也是古蜀文化强势输出、传播交流强有力的证据,是研究商周时期成都地区古蜀先民玉器加工工艺、青铜文明的重要实物资料。

不过,对于其具体的使用功能是什么,史书中并未有任何记载,相关专家也无从考究。

来源:成都商报电子版

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 开馆4年的成博新馆有多牛?

12月21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发布第四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结果,核定74家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其中包括成都博物馆、四川省建川博物馆。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新开放的成都博物馆,此番直接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

坐落于天府广场西侧,占地面积17亩,总建筑面积65000平方米的成都博物馆,展示着成都45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自新馆开放以来,成博海纳百川,推出了不同主题、不同风格、不同内容的临展40余个,涵盖历史文化、东西方艺术、自然科普、民风民俗等不同的领域。

新馆建成开放4年多,迎来第1000万位观众。在这座“博物馆之城”,成都博物馆以多元的主题、精彩的内容持续不断地滋养着城市的文化脉络。

城市文化会客厅

天府广场人流如织,成都博物馆周围,四川大剧院、四川美术馆等众多文化机构林立,如今已发展为充满活力的城市“文化会客厅”,对于观众而言,这里就是了解成都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的窗口。

在广场西侧,成都博物馆简洁大气的外观就像拉开帷幕的舞台,将成都漫长而瑰丽的历史娓娓道来。

今年4月,成都博物馆收到了“第十七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获奖证书。这也是继2017年斩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之后,成博新馆获得的又一重磅奖项。新馆建设接连获得两项大奖,这是专业设计团队对天府文化的致敬。

自2016年开馆以来,成都博物馆为观众挥毫描摹出一幅流光溢彩的瑰丽画卷。2018年成都博物馆的展览“现代之路——法国现当代绘画艺术展”在第十五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评选中获得“国际及中国港澳台合作入围奖”;2019年,常设展“花重锦官城”一举荣获第十六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在中国博物馆协会陈列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陈同乐看来,成都博物馆的临展立意深刻,且饱含人文关怀。成博之所以能为观众呈现出一个又一个高水平的展览,得益于一支年轻、优秀的人才队伍,他们以专业的能力、饱满的热情、踏实认真的精神去工作,每个优质展览的背后,都饱含着这批年轻人的心血和努力。

据一份来自成博的统计,目前馆内人员在专业方向上以文物与博物馆学、考古学、历史学、文物保护学、艺术学、设计学等专业技术人员占主体,其中不少是拥有硕博学历和海外留学经历的专业人才。除了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过硬的硬件设施,成都博物馆人用青春和芳华为博物馆的发展添砖加瓦。

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2016年,一场“倥偬的乡愁——张大千特展”让50万观众走进成博,此后的每场临展,观展人数更是节节上升。

“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帝国夏宫——俄罗斯彼得霍夫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特展”、“法国现当代绘画艺术展”、“好雨时节——改革开放见证四川四十年”、“文明的回响——来自阿富汗的古代珍宝特展”、“秦蜀之路——青铜文明特展”、“灵蛇传奇”艺术展、“映世菩提”特展等高品质特展,让“博物馆里打拥堂”成为一种热门的文化现象,仅“丝路之魂 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就圈粉108万,既满足了观众的文化需求,也让成都市民的看展热情空前高涨。

除了静态的展览陈列,围绕展览的配套活动,让展览更加立体化,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2016年末的“丝路之魂”大展和2017年的“锦行天下”展览开幕式上,集传统文化和国际时尚为一体的服饰秀盛大华美,给现场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至今为大家津津乐道;2018年的“好雨时节”展览,首次尝试打造“一场众筹的展览”,而展览期间的“快闪迪斯科”,用鲜活的形式唤起公众的共同记忆;2020年“竞妍:清代中日伊万里瓷器特展”期间,日式花道、茶道体验活动,让观众在博物馆里感受到异域文化的参与式乐趣。

成博的高人气是如何炼成的?资深行业媒体人李晨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成博一直明确“城市博物馆”的定位,“从选址、建筑、展览、活动、宣传各个方面都贯彻这个思想,打造出具有天府文化特色的博物馆品牌,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川大学博物馆副馆长周静前不久正好带领一个专业团队在成都做了线上线下的博物馆观众调查,对于成都市民来说,成都博物馆是大家文化休闲生活的必选项,在大众的心目中它早就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了,这次经过严格的专业评估,正式跻身国家一级博物馆的行列,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社教活动吸引市民参与

今年9月11日,秋夜如水,然而成博内却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数百名小朋友在此度过了开学以来最快乐的夜晚。当晚7时,筹备半年之久的成博“周末儿童博物馆”综合主题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成博将举办周末儿童博物馆夜间大型综合活动的消息一传出,200个首场活动名额就被“秒杀”。成都市实验小学尚雅校区校点负责人贺蓓说:“丰富的博物馆课程拉近了孩子们和博物馆的距离,也让孩子们爱上了传统文化、巴蜀文化。成博在少儿教育、博物馆课程方面真是花了大心思,取得了瞩目的成果。”

“周末儿童博物馆”只是成博社教活动的一个缩影。成博面向不同群体,研发推出了涵盖历史文化、非遗文化、传统节庆文化、民俗文化、自然科学等一系列专题教育活动,将展览讲解、专题讲座、特色展演、互动实践、趣味游戏等活动内容有机融合,以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带给观众全方位的参观学习体验。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共举办讲座及社会教育活动1012场,年均337场,参与人数近8.2万人次。

目前,成都博物馆已被授予“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市科普基地,“国际木偶皮影研教展演基地”等各类称号,成为传播历史文化、提供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

架起沟通世界的桥梁

“多元文化、多重视野”是博物馆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成都博物馆在寻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推动下,积极开展对外交流。

2017年,“现代之路——法国现当代绘画艺术展”吸引了53万观众,被法国媒体誉为“在中国参观人数最多的法国展”;2020年,日本佐贺县伊万里市长深浦弘信特别发来贺函,祝贺“竞妍:清代中日伊万里瓷器特展”成功举办,高度赞扬成博为市民的“心灵之家”;同年,“欧洲绘画五百年”特展配套讲座“光影背后的故事——我眼中的荷兰艺术”举办,荷兰王国驻重庆总领事孔思哲先生到场,对成博为促成本次中荷文化交流作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并期待双方在文化艺术领域有更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周静说,成都博物馆作为成都这座“博物馆之都”的“排头兵”,通过展览为城市架设起沟通世界的桥梁,为市民开阔文化视野、提升艺术修养提供了不小的便利;同时成都博物馆搭建的这个世界文化交流平台,也向海外合作单位和国家呈现了一个开放包容、高雅大气的城市形象,已成为成都不可或缺的文化名片。

2020年10月6日,成都博物馆迎来了第1000万位观众,从此进入“千万时代”。

受到成博文化影响力的感召,志愿者刘恩恩已经在这里服务了两年。对他来说,成博是成都人值得骄傲的文化名片,来成博做志愿者,让他感到自己在为家乡的文化建设作贡献,也让他体会到为历史文化保护贡献自己一份心力的自豪感。

成博的“死忠粉”、观众张璋从2016年的敦煌大展开始,几乎每场大展都没有错过,而且多次打卡一个展览,慢慢学习。像他这样的观众,正在逐年增加。

来源:华西都市报

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当前,媒体融合进入了爬坡过坎、攻坚克难、深度推进的关键时期。落实中央要求,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党媒网站要在主战场发挥主力军作用。

一是要始终保持内容定力,用主流价值引领舆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新闻媒体来说,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都重要,但内容创新是根本的。全媒体时代,高质量的内容就是我们挺进主战场最有力的武器。近年来,人民网在观点评论、深度调查、权威解读、政策建议四方面加强发力,原创精品建设成效显著,有力发挥了党媒引导舆论的作用。

二是始终坚持服务群众,用高质量服务夯实主阵地。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在互联网主战场上走好群众路线,要求我们不再仅仅是信息传播平台,更要打造综合服务平台。以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为例,今年前10个月《领导留言板》收到各级领导干部答复网民留言达49万条,真正架起了党和群众的连心桥、开启了社情民意的直通车。

三是始终强化技术引领,以先进技术驱动融合发展。去年12月,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依托人民网建设的人民日报社传播内容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启动,为媒体融合纵深发展、内容精准传播、网络空间治理提供前沿技术支撑。目前,已经初步构建了基础研究层、技术支撑层、场景应用层3个层次的内容科技体系。

四是始终重视人才培养,以创新体制机制打造全媒体队伍。人才是建成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的关键因素。要以互联网思维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通过科学的用人机制,确保引得进人、留得住人。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秦始皇到底长啥样?可能真长张鲁一那样!

最近正在播出的《大秦赋》带热了关于秦始皇的讨论。

同时,不少网友也在猜测秦始皇的样貌:有人说张鲁一不像秦始皇,也有人觉得富大龙的形象更适合去演秦始皇。

但秦始皇到底长什么样呢?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大概是:上学时教科书上不是有秦始皇的画像吗?

但其实那张画像并不是秦始皇的真实样貌,而是后人根据唐代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推演出的形象。《历代帝王图》中也并没有秦始皇的形象。

事实上,检索史籍资料,我们也并未发现针对秦始皇样貌的写实画像。

像明代《三才图会》等书中的秦始皇画像虽然面目清晰,但其“画风”明显并不写实。况且其成书年代距离秦始皇的时代相去甚远,这些画作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历史上真实的始皇样貌,更难以确定。。

既然无法通过画像直观地了解到秦始皇的长相,我们还可以看看古人是如何用文字进行描述的。

但这些记录也并不统一。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王为人,蜂准,长目,鸷鸟膺,豺声,少恩而有虎狼心。”而《太平御览》描述的则是,“虎口,日角,大目,隆鼻,长八尺六寸,大七围……”

这其实是两段有不小分歧的描述。

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这段话来自于秦国大臣尉缭的说法。翻译过来就是:秦始皇高鼻梁、细长眼睛、胸脯似鹰、声音如豺,这种人刻薄少恩,心如虎狼。

郭沫若甚至依据这段描述认为,秦始皇的这些特征是“生理上的缺陷”,因为他患有“软骨症”。这当然都属于后世根据文献资料的猜测,只是一家之言。

而在《太平御览》中,秦始皇似乎换了个形象。其中的记载是一个我们能想象到的典型的帝王之相。仅从“长八尺六寸”这句来说,按照秦制1尺合今天的23.1厘米计算,秦始皇身高就接近2米。而从其余字句来看,其给人感觉应该是腰身粗大、浓眉大眼。

一边是被后世史家猜测得了“软骨症”,另一边的记载又是高大魁梧。即便在史籍文字记载中,秦始皇的相貌也并不清晰。

大概也正是因此,现如今秦始皇的影视形象也是各不相同:有的明显是帝王之相,有的则形似路人。

事实上,这些文献记载都和古代相术相关联。其大概并非是完全客观描述某人的样貌,而是通过人的外貌说明其性情、命运等。

相较于这些看似有些脸谱化的描述,新发现的材料以及考古成果给我们提供了更深入了解秦始皇形象的机会。

《赵正书》出自北京大学接受社会捐赠得到的西汉竹简。其中一些记录与传世文献互有出入。

例如,《赵正书》载,秦始皇出游天下时病重,“喟然流涕长太息,谓左右曰:‘天命不可变欤?吾未尝病如此……’”

从这样的记载中来看,秦始皇的形象似乎更具有人之常情了:当他自知将要不久于世后,哭着问身边人,天命难道不能改变了吗?临终前,秦始皇还很挂记自己的孩子,“吾哀怜吾子之孤弱”。

不过,遗憾的是,在这些竹简中,我们并没有发现关于秦始皇相貌的记载。

至于秦始皇究竟长什么样,考古研究结果或许可以给出一些猜测。

几年前,研究人员依据秦陵附近出土的男性头骨,对其样貌进行了复原。有说法认为,该头骨的主人或许是秦始皇诸多儿子中的一个。这意味着,我们也许可以从这一复原样貌中看到秦始皇的影子。

现在,你再一次看看文章开头那张张鲁一的剧照,是不是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两岸书法名家云上挥毫

“传承·发展”两岸文化大师对话暨京味文化之旅二十周年书法交流会,日前以北京与台北会场视频连线方式举办,两岸百余位书法大师在线上开启“云端”对话,探讨交流、共同挥毫。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深厚而悠长,一直是联系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在北京会场,北京市文联常务副主席陈宁介绍说,2001年,首届“京味文化之旅”正式启程,两岸文艺家携手前行,相知相惜,如今已发展到多个艺术领域的展示互鉴,形成了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台湾同胞感受到京味文化的魅力,更多了解北京,台湾也成为北京文艺家牵挂的地方。

视频连线的另一端,台湾“中国文艺协会”理事长王吉隆于台北表示,两岸文化同根同源,在书法上经过几十年各自发展,虽方法有所差异,但追求真善美的目标是相同的。“今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活动不能大规模举行,也不能邀请大陆艺术家到台湾来广泛参与,但两岸文化人士还是努力突破局限,创新了交流方式。这样的活动应该继续办下去,我相信会一年比一年好。”台湾旺旺集团副董事长周锡玮说。

此次活动是“京台文化交流暨京味文化之旅”系列活动之一,今年首次采取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台北和北京两地的书法名家以“中国传统文化与书法艺术”为主题发表主旨演讲,并就“中华书法的继承与创新”进行线上互动对谈,探讨书法风格与技法的发展、当下书法教育和如何引领年轻人传承与发展中华传统书法文化。

台湾女书法家潘淑梅十分认可这种交流方式。她说:“我参加过很多次‘京味文化之旅’,交到了很多大陆朋友,保持了很好的情谊。书法家不能只在家里独乐,还需要与其他书法家交流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创作。”

活动的最后,主办方还特别设立了两岸书法家线上互赠墨宝环节。来自大陆的书法家孟繁禧和龙开胜分别展示作品《宝岛千峰承翰墨、江山万众谱华章》和《寻根问祖、中华圆梦》,而来自台湾的书法家连胜彦和潘淑梅也向镜头展示了墨宝《同本同根同血脉、一花一叶一家人》以及《同气连枝、翰墨薪传》。纸短情长,字里行间,凝结着两岸书法家同文同心的款款深情,润墨玉版,结字布白,记录着两岸同胞携手同心共圆梦想的殷殷期盼。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书法家协会、台湾“中国文艺协会”、台北市中华书画艺术学会联合主办。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勾连历史 老桥深处有诗意

有桥的地方就有诗意,现代诗人卞之琳《断章》里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便生动地注解了桥带来的诗意。

作为“天府之国”首府,成都水系发达,也诞生了一座座桥梁。这些桥梁不仅勾连着老成都人的生活交通,还滋润着人们的诗情,孕育着成都独特的文化。12月9日,2020·第四届成都国际诗歌周开幕,一场诗意盛宴流动全城。踏歌前行,我们走进老成都人记忆中的驷马桥、安顺桥、送仙桥,感受老桥深处的诗意古韵。从驷马桥,司马相如北上远赴长安,以《子虚赋》《上林赋》圈粉帝王,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从安顺桥处,文学巨匠巴金登船沿江东下,从此在文学世界乘风破浪;而和神话传说紧密相关的送仙桥、望仙桥等,更是成为如今成都人的文化地标,这里不仅有着古玩市场,还有杜甫草堂等诗意的文化热门打卡地。

驷马桥 司马相如的逐梦起点

“长桥题柱去,犹是未达时。及乘驷马车,却从桥上归。名共东流水,滔滔无尽期。”千百年前,唐朝边塞诗人岑参写下一首怀念司马相如的诗篇《升仙桥》,文中提到今天成都人所熟悉的驷马桥。

驷马桥和司马相如有着怎么样的联系?作为西汉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所著《子虚赋》《上林赋》为汉武帝看重,用为郎,曾出使西南,后为孝文园令。这位风流才子凭借一曲《凤求凰》演绎出一段爱情千古绝唱,至今仍为民间乐道。

而驷马桥,因司马相如经此地出发前往长安入仕而得名。巴蜀文化专家袁庭栋介绍,司马相如北上初入长安,胸怀大志。当时出成都北门向北走的大道必须通过升仙水上的升仙桥(驷马桥的前身),桥边有一个送客观,面对着为他送行的朋友,司马相如提笔在送客观的大门上写下:“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也!”以表达其远大志向。因此,司马相如在西蜀民间也被称为“出川第一人”。

升仙水的故道,就是后来的沙河河道。河上的升仙桥,长期都是成都人出入北门的重要通道。唐代时就已经有人把此桥称为驷马桥,晚唐诗人罗隐有一首诗就叫《驷马桥》。宋代的成都知府京镗主持重修驷马桥之后,就根据司马相如的故事将重修的石桥正式更名为驷马桥,刻《驷马桥记》于石碑上。从此以后,这个饱含历史文化的名字就一直使用到现在。

这座古桥承载着历史变迁,也收藏着古今诗意。唐代汪遵在《升仙桥》里写下“汉代卿相尽风流,司马题桥众又闻。何事不如杨得意,解搜贤哲荐明君”的诗句。南宋诗人陆游在《十一月三日过升仙桥》中写道:“早过升仙不暇炊,桥边买饼疗朝饥。纷纷满座谁能识,大似新丰独酌时。”清代有《竹枝词》写道:“北走燕京路一条,当年题柱气冲霄。谁人学得文君婿,驷马方过驷马桥。”

这座缠绵于文人笔下的驷马桥,究竟有着怎样的面貌?

在成都图书馆《老成都影像馆数据库》里,可以一探究竟。1939年,日本一位摄影师拍下其倩影:黑白照片里,一座古石拱桥横跨碧波上,桥头古树婆娑,一排古房林立桥边。

这个看似平平无奇的古桥却是重要的交通要道。袁庭栋说,著名的驷马桥一直保存到近代。1951年修筑成渝铁路时,这里是铁路线的必经之地,于是原有河道被改道,砖石结构的驷马桥被拆毁,而在改道的沙河上新修了一座钢筋混凝土的平交桥。1981年地名普查时,仍然定名为驷马桥,后来又把与成渝铁路南侧平行的向东通往八里庄的大街正式命名为驷马桥路,把与成渝铁路交叉向北通往昭觉寺的大街正式命名为驷马桥街。

新中国成立以来,驷马桥所在的驷马桥街道片区历经了从农田、“工人小区”再到文商中心的转变。如今循着司马相如的足迹,行走在这一片区,驷马桥街、驷马桥路、成渝线等交通线路密织,而那句“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也”的壮语似乎仍然飘扬其间。

安顺桥 巴金从这里出发掀起文学巨浪

旧时,距复兴桥(今新南门大桥处)下游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古桥叫安顺桥。这个位置在古代既是桥梁,又是码头,曾经是一个热闹的场所。1923年,一位成都青年在这里别家登船,沿江东下经乐山、宜宾、泸州、重庆,出夔门,过三峡而去上海,再到法国。

让这位青年未料到的是,这次起于安顺桥的远行,开启了自己以笔为武器纵横文坛的大门,并掀起中国文坛的狂浪。他,就是文学巨匠巴金。他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的写作背景,就源于从小在那里成长的成都名宅李家公馆,其传达出的精神曾激励无数热血青年追求真理。

巴金远行起点的安顺桥,原名长虹桥,最早的建桥时间已经无从知晓。据史料记载,它被命名为安顺桥和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由当时的华阳县令安洪德主持重修。安顺桥是一座七洞木质廊桥,长20丈,宽1丈,桥上架有风雨长廊,“在当时应当算是比较大的桥梁,就桥洞数量看,在成都城区仅次于九眼桥,与万里桥相当,在木桥中居第一。”袁庭栋说。

如今,在《老成都影像馆数据库》里,人们可以看见1917年美国摄影师拍下的一张安顺桥场景图。宽阔河面上,廊桥卧波。桥面和牌坊飞檐翘角,曲栏回廊。在袁庭栋看来,廊桥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触摸当地人生活的一种方式。当时桥上的情景与今天都江堰市的南桥颇为相似,有不少卖凉粉、豆花、倒糖人、捏面人的小摊。人们在这里歇息,也在这里娱乐。不过,到了民国时期,廊桥逐步垮塌,只剩下桥面和简单的扶手。

安顺桥北,过去曾经有大佛寺与观音堂两个寺庙。大佛寺建于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清康熙重建。据民国《华阳县志》卷三十所载:“寺有明代铁铸大佛,高二丈余,阔半之,衣裤间俱铸以小佛,凡千数,故以为名。”袁庭栋介绍,这种有一千多个小佛的铁铸大佛目前在全国均无记载,应当是成都古代能工巧匠的一项杰作,虽然目前已经不复得见,但是也应当记上一笔。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的安顺桥是锦江上最重要的码头之一。旧时成都为便于收集农田所用肥料,在东门大桥至九眼桥的锦江两岸,修建有不少粪塘子以及供船转运的“粪码头”,安顺桥码头便是其中之一,一度“臭名远扬”。

这座名为“安顺”的桥梁,命运却似乎并不安顺。1947年,久未维修的木桥完全被洪水冲毁,当时未能再建。新中国成立以后曾经两次修复,1981年的大洪水中,此桥再次垮塌。现在的安顺桥是在1983年新建的,位置较之老桥向下游略有移动,所以命名为“新安桥”,但是人们仍然是按过去的习惯称它为安顺桥。

送仙桥 比邻杜甫草堂的文化地标

在清水河和磨底河汇流之处有一座送仙桥,位于著名的道教宫观青羊宫附近。相传农历的二月十五是太上老君的生日,所以过去每年的这一天,青羊宫都要办庙会,相当热闹。在传说中,不仅百姓要来赶庙会,天上的神仙也要来赶庙会,而且是从东边来,到西边去。于是,人们就把东边的小桥叫作遇仙桥,也叫迎仙桥,西边的小桥叫作送仙桥。过去,两座桥都是拱桥。由于城市发展需要,1987年重建了遇仙桥与送仙桥,将其改为平桥,在桥头上分别刻有“遇仙桥”和“送仙桥”三个大字(按照《四川省成都市地名录》的正名,“遇仙桥”的正式名称应当是迎仙桥)。

袁庭栋说,除了遇仙桥与送仙桥,这里原来还有一座望仙桥,表示是站在旁边眺望仙人到来之处,位置就在今天百花潭大桥的上游,与青羊横街相接,和送仙桥与遇仙桥呈“品”字形排列。不过,遗憾的是,一环路扩建时,在这里修建了宽阔的百花潭大桥,就把这座与百花潭大桥相邻的望仙桥拆除了。此后,市政部门为了打造浣花风景区,也为了方便人们的往来,又在望仙桥的原址修建了一座钢筋混凝土的五孔拱形大桥,重新把青羊横街与望仙场街连接起来,名字仍然叫望仙桥。

在《老成都影像馆数据库》里,可以从青羊宫花会老照片里一览送仙桥、遇仙桥周边景物,同时,还有一张如今很难见到的遇仙桥侧西郊河岸的双孝祠牌坊。这里就是西门人曾经赶花会的下马停车处。

由于与杜甫草堂为邻,送仙桥长期是文化人游憩之地。改革开放之后,逐渐形成西南地区最大的文物古玩书画工艺品市场。1999年,这里修建了古玩艺术城,汇聚商家上千,其交易额在全国十大古玩艺术品交易市场中名列第二。至今,这里仍然是成都人“淘宝”的好去处。民俗作家冯水木生前写道:“1999年秋,4位日本老太太来成都旅游,她们慕名来到送仙桥淘宝贝,其中两位还想在这里为新婚的儿子挑选龙凤靠垫和蜀锦织,靠垫价格不菲,但她们乐呵呵地买了四五套,样子很是满足。”

送仙桥位于清水河和磨底河的汇流之处,清水河在此以上的一段曾经分为两支以后又重新汇合,其中从草堂之侧流过的一支又叫浣花溪,应当是诗圣杜甫昔年流连吟咏之所。近年来,成都市将送仙桥西南方的一大片地区建造为开放型城市森林公园——浣花溪公园,北邻杜甫草堂,东邻四川博物院,在一片自然风光中,修建了长达388米、建有25位诗人雕塑的诗歌大道,是成都市打造诗歌文化城的重要举措之一。“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如今比邻送仙桥的浣花溪公园生态优美,飞鸟密集,行走期间,宛如走到杜甫《卜居》的诗中世界。

来源:四川日报